Nassim Soleimanpour

介紹

📣嚷編:Nassim Soleimanpour 是一位 伊朗-德國劇作家與戲劇創作者。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超過 40 種語言,並由全球眾多知名藝術家演出數千場。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形式為 「cold-read plays」——每場演出皆由一位從未排練過的演員,在完全未曾見過劇本的情況下,開演時才拿到劇本,直接在現場觀眾面前進行演出,例如《NASSIM》、《白兔紅兔 White Rabbit, Red Rabbit

🎭 戲劇作品

White Rabbit Red Rabbit(Westside Theatre 紐約 / 國際巡演)
BLANK(Summerhall / 國際巡演)
NASSIM(Bush / Traverse / New York City Center / 國際巡演)
Blind Hamlet(Actors Touring Company / LIFT)
COOK(Copenhagen Grob / Bush / 國際巡演)
Mr. K and The Flowers(Audible)
ECHO(The Royal Court / LIFT)

🏆 獲獎紀錄

Dublin Fringe Festival 最佳新表演獎(White Rabbit, Red Rabbit)
SummerWorks 傑出新表演文本獎(White Rabbit, Red Rabbit)
The Arches Brick Award(White Rabbit, Red Rabbit)
Fringe First Award(NASSIM)
Off-Broadway Alliance Awards(NASSIM)

 

White Rabbit Red Rabbit
🎭 Experimental Theatre
📅 首演:2011 ©2020 by Nassim Soleimanpour Productions

無排練,無導演,無舞台設計。

📝 「我出生於 Azar 19th, 1360,在德黑蘭。換算成西曆,就是 1981 年 12 月 10 日……」

每場演出皆由一位不同的演員 cold-read 劇本,當場首次朗讀並即興演出。由於無法離開祖國,劇作家 Nassim Soleimanpour 透過這部狂野且極具原創性的作品,將整個世代的經歷濃縮於其中。White Rabbit Red Rabbit 不僅描繪當代伊朗的社會現況,更探討全球的權力結構與人性。

🌍 全球巡演與知名演員陣容 + Off-Broadway 現象級演出!

自 2011 年在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SummerWorks Festival 共同首演以來,White Rabbit Red Rabbit 已被翻譯成 30 多種語言,全球演出超過 3000 場。許多知名戲劇及電影界人士皆曾擔任演出,包括 John Hurt、Whoopi Goldberg、Nathan Lane、Stephen Rea、Sinead Cusack、Marcus Brigstocke、Dominic West,以及電影導演 Ken Loach

 

“A playful, enigmatic and haunting solo show by the Iranian writer Nassim Soleimanpour.”

New York Times

 

"A thoughtful, playful response to oppression.”

The Guardian 

"Fascinating and engrossing hour of thinly veiled social commentary and an edgy, contemporary take on the theatre genre."

Broadway Baby

"Wildly unpredictable and completely unforgettable, White Rabbit, Red Rabbit is a punch in the air for self-expression; a testament to the power of words to transcend cultures and borders. You have to be there."

New Zealand Herald

“Nassim Soleimanpour is a fiercely - even frighteningly - original voice, and a thrillingly adept craftsman”

 

The Skinny

"A stunning piece of theatre, thought-provoking and morally unsettling."

 

Fringereview

 

 

 

引用請註明嚷嚷社,資料來源:1 

近期演出

劇照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臺灣崑劇團

關於臺灣崑劇團 【緣起】 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支持下,1991至2000 年,由曾永義教授和洪惟助教授主持的「崑曲傳習計畫」,廣泛邀集中國大陸各劇團優秀的崑劇演員及教師來台教授崑曲,多年來培訓出一批專業表演者。 【創團】 為了延續此計畫的成果,2000年在洪惟助教授的帶領下,以參與該計畫的成員為基礎,組成了台灣第一個專業崑劇表演團體「臺灣崑劇團」。持續聘請中國大陸名師來台教學, 並吸收年輕演員入團學習,現有演員三十餘人,並有專業水準的伴奏樂隊。 【發展】 臺灣崑劇團行當齊全,能演劇目相當多元。這批由大陸眾多崑劇名師指導訓練出

春河劇團

春天枝芽並茂萬物復甦 純淨無暇的河水滋養著生命繼續延續下去 新氣象的季節裡滾動的河水 賦予新的生命遠遠流長於將來 原名春禾劇團,創立於2000年,團長郎祖筠小姐以她多年豐富的傳媒經營累積及舞台創作、製作、表演經驗,兼以深刻女性睿智視野之舞台形象,引領劇場風騷。 2016年更名為春河劇團,並於同年5月推出舞台劇《千年婆媳夾心餅-我妻我母我丈母娘》重返演出舞台。2016-2017年間《我妻我母我丈母娘》全台巡迴25場,一票難求。2018推出經典音樂劇《愛情哇沙米》口碑加演全台17場次。2019年家庭溫馨喜劇《當我們同在一起》,全臺開心演出9場,觀眾在歡笑之餘,更多心靈的感動。 一

日本飛行船劇團

兒童劇劇團,2025即將演出 #小飛俠彼得潘 臺灣限定 中文配音 由日本演員 全程聽國語進行演出   客服 02-2778-5596 週一~週五8:30-17:30(例假日除外) Line ID:@warawa

狂想劇場

「創作是醒著作夢」,狂想劇場以狂想為名,與社會連結,辯證與反思生活,凝聚臺灣劇場界新的創作力量。 2006 年成立,2009 年登記立案,2011年《賊變》曾入圍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劇團成立至今劇作可分為四個系列「當代新劇本」、「跨界實驗」、「文學觸發」、「紀錄劇場」等。 劇團經營以藝術總監導演廖俊凱與製作人曾瑞蘭為核心,邀請編導、設計與藝術行政等人才合作,狂想成立 18年,不斷探索劇場美學與關注社會題材,每年展演穩定,創作力旺盛,近年製作《非常上訴》、《單向封鎖》等劇作,期待提供觀眾深度多元的劇場體驗。 2024年國藝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

SML 樂劇創製股份有限公司

SML樂劇創製,簡稱SML(Storytellers Musical Lab),是由臺灣音樂劇創作者林孟寰(大資)與雷昇共同創立,秉持的核心理念為:「故事」、「音樂」與「實驗精神」。 除了原創音樂劇作品由創作發想到登台製作、由小至大(S.M.L.)的孵化過程,SML更希望藉由版權音樂劇的引進製作、新媒體合作等推廣方式,提供更多元化的內容產品,並為其尋找相應適當的呈現規格,探索開發臺灣音樂劇的各種可能。